文章发布:曾智勇
1、历史沿革
基础兽医学组建于1956年,是动物医学、动物科学、水产科学及草学等一级学科的基础支撑学科。完成了50届、约5000名本科生的培养工作。基础兽医学是贵州大学重点学科和教学团队,是中国兽医病理学分会理事长挂靠单位,涵盖动物组织胚胎学、动物生理学、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、兽医病理学、兽医药理学、动物解剖学6个三级学科。经过老中青教师多年的努力,形成了动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、动物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、动物药理学、动物解剖学与细胞生物学等特色鲜明的5个研究方向。1996年获得基础兽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,至今已招收19届100余名硕士研究生。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、硕士生导师6名,其中教授6名、副教授1名、讲师1名;4人有博士学位,1人为贵州省省核心专家,3人为贵州省省管专家,2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,1人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,1人为贵州省教学名师。基础兽医学为国家的动物资源保护和利用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,以及人民群众的食品和生活环境安全提供高级专门人才。
2、科研成果
基础兽医学的研究重点是以地方特色经济动物为研究对象,以基础兽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, 围绕贵州高原山地畜禽的组织细胞结构、生命活动规律、疾病发生及药物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,在动物的生长、发育、繁殖等的生理生化机制、动物细胞重要功能因子的基因解析、动物细胞的凋亡、大家畜慢性疾病机理及中药防治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;在内分泌因子的调控及应用、动物肥大细胞的功能与肠道免疫病理学、鱼类麻醉机制、细菌耐药性及其机制、动物致病基因的分离应用、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、动物遗传多样性、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形成优势,在免疫病理学、功能基因组学、生殖生理、以及中草药防病治病机理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,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。
3、招生方向
(1)动物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
着重研究动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的微观结构及其功能的动态变化,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和作用机制。
(2)动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
着重研究地方动物的生长发育、繁殖及营养调控等过程中的生理生化规律,研究表型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,探索动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。
(3)动物药理学
着重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、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规律,探索中草药的活性成份及防病治病机理、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的分子机制等前沿领域。
(二)主要研究方向及人员组成
研究方向 | 硕士导师 | 职称 | 备注 |
动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 | 冉雪琴 | 教授 | 博士 |
田兴贵 | 教授 | 博士 | |
动物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 | 高登慧 | 教授 | |
欧德渊 | 教授 | 博士 | |
许乐仁 | 教授 | | |
动物药理学 | 吕世明 | 教授 | 博士 |
王 鲁 | 教授 | 博士 |